日本av片

RSS订阅
  • 无障碍浏览
  • 日本av片-a片无码-韩国三级片 无障碍浏览

    【辽报】远道而来的白鹭只吃害虫不伤庄稼

    来源: 辽宁日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撰写时间:2025-08-27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   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幸福道农场的“白鹭家族”逐渐壮大。文锋摄

      本报记者费嘉维

      近日,在盘锦市大洼区幸福道国家级生态农场,3000亩稻田如一片翠绿的海洋,一群洁白的身影在此盘旋——那就是白鹭。它们不时地将喙伸入水中,啄食稻田里的害虫,这样的场景已逐渐成为农场里的日常。

      幸福道国家级生态农场负责人文锋说,农场自2013年种植水稻以来,就走绿色种植的道路,一步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。“我们种了两三年之后,就开始有白鹭过来了,刚开始有十几只,现在能有上百只!”

      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它们对栖息地的环境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,因此被誉为“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”,享有“环保鸟”的美誉。每年秋收后的11月左右,白鹭南迁越冬,等到来年5月,幸福道农场的稻田开始旋地准备耕种,它们又会准时归来,有些甚至带着羽翼未丰的小白鹭,让这片稻田里的“白鹭家族”渐渐壮大。

      起初,文锋也有些担心:这么多白鹭在稻田里活动,会不会啄食稻谷,影响收成?可日子久了他发现,这些白鹭聪明得很,只专注于捕食害虫,对饱满的稻穗碰都不碰。反而因为有了它们的帮忙,农场每年能减少近三成的虫害损失,而水稻生长中滋生的微生物、水生昆虫,又成了白鹭充足的食物来源,白鹭与水稻之间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共生关系。

      与此同时,农场采用精准施肥策略,为土地量身定制营养方案。与传统的粗放式施肥不同,农场使用无人机对土地氮肥情况进行扫描,扫描后进行数据交互,施肥无人机会根据数据对不同区域精准施肥。“每亩氮肥用量不超过8公斤,是传统种植用量的1/3,这样既避免了化肥过量污染水体,又提高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效率。”文锋解释道,这样一来,土壤始终保持自然的肥力,再加上不使用化学农药、坚持人工拔除杂草,即便人力成本增加了,却能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,这也是吸引白鹭驻留的重要原因。

      绿色种植,让大米的口感软糯香甜,营养价值更丰富,因而深受市场青睐。虽然生态稻田的亩产只有普通稻田的70%,价值却是普通稻田的5倍以上,实现了“生态好、效益高”。

      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,农场的新“住户”越来越多。“今年,丹顶鹤也来到我们农场觅食了,刚看到的时候,我们真是又惊又喜!”文锋说。除了丹顶鹤,稻田中还出现了青蛙、鲎虫等动物,它们共同构成稻田生物链,让这片稻田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
     

    打印本页】 【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