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生动实践—— 彰武县:发展“两林”经济 推动生态发展
阜新市彰武县立足“生态立县”战略布局,坚持“三绿”并举、推动“四库”联动、做好“五地”保护,锚定规划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建设蓝图,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“两山”理念,重点发展林下“两林”经济,促进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“两化”转变,实现绿富同行、绿富同兴,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“林动力”,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林草答卷。
一、科学规划,注入发展“源动力”
传统林业主要依赖木材采伐、苗木生产、林粮间作,不仅经济收益模式单一且面临资源流失等问题。这对于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、群众增收致富、推进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进程带来一定的挑战与困难。因此,彰武县从三方面着手,致力创新破题。第一,深入调查研究。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分别前往黑龙江大庆、吉林辽源、安徽亳州、河北承德、内蒙古通辽等省外城市考察,到朝阳、新民等省内比邻城市,调研当前中草药等“两林”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向。第二,实地踏勘研讨。邀请中国中药、黑龙江菌益粮康、黑龙江国药药材、吉林吉药、吉林国药、菏泽商会、赤峰亿森、辽宁隆盛园、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等企业、合作社、研究所深入彰武考察,通过实地勘测、座谈讨论,确定彰武县发展“两林”经济,特别是林下中草药具有一定的资源、生态、土壤优势。第三,明确发展方向。通过调研学习、专家论证,结合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总体要求,彰武县制定下发了《彰武县林下经济产业五年发展规划(2025-2029)》,并将“两林”经济作为推动“绿水青山”变“金山银山”的根本路径,作为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重要支撑,作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。
“两林”经济调研
二、示范带动,拓展产业“新版图”
结合五年规划,2025年彰武县的重点任务是“一地、两园、百村”。一地:万亩仿野生中草药种植项目;两园:两个千亩中草药示范园;百村:百村庭院中药红枸杞种植项目。通过林下种植中草药和庭院发展中草药,带动全县农户全面参与,有效推动彰武地区林业产业蓬勃发展、农民增收致富,助力打造辽宁道地药材生产基地,提升日本av片 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。
一是采取“合作社+林场”模式,打造万亩沙地仿野生中草药种植基地。通过社会招引赤峰市宁城亿森中药合作社与章古台林场、胜利林场、柳河林场、四合城林场4个国有林场开展合作,充分利用成、过熟林下闲置空地,以仿野生种植方式种植中草药18707亩,主要种植品种为柴胡、防风等品种,目前已全部完成种植。
二是采取“公司+林场”模式,打造两个千亩沙地中草药种植示范园。辽宁方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胜利林场合作,共同打造“1441亩沙地中草药种植示范园”,主要种植品种为苍术、威灵仙、黄精。亿森(彰武)中草药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合城林场共同打造“2225亩沙地中草药种植示范园”,主要种植品种为防风、桔梗、蒲公英、五彩石竹。目前两个千亩中草药园已全面完成种植。
中药红枸杞种植
三是采取“合作社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打造百村庭院中药红枸杞种植项目。以群众自愿为基础,发动农户利用庭院种植,每户栽植1-2亩,由乡镇筛选1家合作社负责对接农户并组织收购。目前各乡镇通过大力宣传和引导,2025年全县共实施3350亩。同时,通过赤峰市宁城亿森中药合作社与各乡镇选定的合作社签订2元/斤托底收购协议(市场价格高时按照市场价格收购,市场价格低时按托底2元/斤收购),该合作社将收购后的利润以分红的形式补贴给各乡镇选定的合作社,既能保证种植农户收购价格和收益,更能壮大村级集体收入。
三、多点开花,奏响共富和谐曲
按照五年规划总体要求,以林场为示范引领,林下经济任务全部完成,同时示范引领作用也同步凸显而来,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态势。
一是群众自主经营。村集体率先发动,阿尔乡镇白音花村种植柴胡260亩;大德镇福巨昌村打造150亩沙地中草药种植示范园,主要种植品种为知母、赤芍、黄芪;两家子镇马尾村打造80亩沙地中草药种植示范园,主要种植品种为沙参;丰田乡杏山村种植苍术281、防风60亩,宝山村种植防风57亩。群众自发同步推进,前福兴地镇六合堂村农户种植白薇15亩、大沙力土村农户种植白薇10亩,大德镇韩家村农户种植赤芍20亩,兴隆堡镇李家村农户种植赤芍110亩、阿莫村农户种植赤芍30亩。日本av片 先进工作者--国有彰武县章古台林场护林员李东魁积极参与红枸杞种植项目4亩;日本av片 优秀共产党员--四合城镇村民侯贵积极参与红枸杞种植项目5亩,发展林下中草药柴胡15亩。
赤芍 苍术
二是拓展育苗基地。辽宁方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彰武县森莱林业有限责任公司,共同打造400中草药育苗基地,主要育苗品种为苍术。目前已完成育苗,种苗能够达到5000万株以上。
三是发展林苗产业。彰武县森莱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亿森(彰武)中草药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合城林场共同打造“2225亩沙地中草药种植示范园”的林地内,在8年生的樟子松林地中,接穗面积达500亩,嫁接17000株。该地块嫁接5年后每株树可以结塔5-8个。按现在市场价格计算,每亩产值2000-3000元,10年后每株树可以结塔20余个,每亩产值5000-8000元,通过林苗嫁接、林下中草药有效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森莱公司2025年在四合城、章古台等林场林地共完成嫁接1300亩,完成栽植樟嫁红苗木200亩;同时,在胜利林场苗圃完成嫁接65000棵苗木。
彰嫁红示范基地
2025年彰武县打造沙地林下中草药产业项目达到30304亩,种苗培育达到5000万株,预计到2028年药材总产量达到3万吨,实现销售总额达到3.46亿元;带动就业人数80人,技术培训户数覆盖3000户,参与项目的农户平均每户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;在项目实施区域,植被综合盖度提升到80%,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共进,生态与经济、社会效益三效叠加效果。
接下来,彰武县将谋划2026年任务,以传统林粮间作向多元化林下经营转型为重点,以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为目标,构建绿色、可持续的“两林”经济产业体系。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。一是以“两林”经济为引导,持续推进种植基地扩面。通过以林药为龙头发展2万亩种植基地,同步实施林苗1.5万亩、林花0.3万亩、林菜0.1万亩、林菌0.1万亩、林草0.4万亩、林下养蚕0.1万亩。二是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目标,构建全链条数字化追溯体系。通过社会招引企业,围绕柴胡、防风、苍术等品种,创建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,建设道地药材GAP(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标准体系,大力推广辽宁药材标准化种植,构建“种子-种植-加工-物流”全链条数字化追溯体系,确保彰武县药材品质稳定、可控。三是以社会招引为重点,建设初加工林下经济企业1个。积极推进社会招引,建设GAP标准体系基地,引进先进加工技术与设备,建设林下日本av片 初加工厂,通过切片、烘干、分拣、清洗、包装、保鲜等初加工,开发干制品等深加工日本av片 ,提高日本av片 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。
彰武县将通过“两林”经济发展,高效有序推进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进程,构筑“生态+”模式,谱写“两林”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篇章,重现彰武草原风光,助力彰武加速赶超、富民升位,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三年行动攻坚战,助推阜新市转型振兴。(信息来源:彰武县林草局)